首页 > 研究成果 > 研究与实践 正文
研究成果
2022:开创预算绩效管理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09-20 11:22 单位:政府绩效评价研究中心 撰稿: 浏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近年来,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到 2020 年底中央部门和省级层面要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目标已经达到,“到 2022 年底市县层面要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攻坚战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成就斐然

(一)形成了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预算绩效管理实现了从“点”(项目)“线”(政策和转移支付)
“面”(部门)“体”(政府)的拓展。

(二)制定了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近年来,围绕全过程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环节,先后出台了预算绩效管理系列制度和实施细则,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三)构建了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近年来,预算绩效管理从一般公共预算向其他“三本”预算不断拓展,
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初步形
成。

(四)实现了预算绩效治理协同高效。形成了党委政府统筹领导,财政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主责落实,人大、政协、审计、纪检监察等协同监督,社会第三方广泛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

(五)实现了预算绩效管理创新突破。近年来,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动重点领域绩效管理的探索试点,实现了系列突破。

开拓预算绩效管理新境界

2022年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收官决胜之年,也是“十四五”划的关键之年,预算绩效管理要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度融入预算管理 :绩效信息在预算决策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衔接政策和预算的桥梁,成为政策落地和国家治理效能发挥的强有力工具。

(一)树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观念,融入政府治理“大循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实现“以政领财、以财辅政”

(二)深化全方位格局,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性。深化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要将改革重点转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增强政府、部门(单位)政策和项目层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自下而上”转向“自上而下”探索建立政府、部门层面的绩效计划制度,将绩效管理作为加强对预算编制宏观指导的有力工具。

(三)强化全过程闭环,更好发挥绩效信息的决定作用。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是实现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深度融合,让绩效信息对预算决策发挥决定性作用。

(四)拓展全覆盖体系,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办法。加快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覆盖“四本预算”分类探索一般性转移支付、共同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各类政府投融资活动的绩效管理 , 实现全过程跟踪问效。

(五)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实施中期预算绩效管理。增强绩效管理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在政府、部门、政策和项目层面探索实施中期绩效框架。

(六)强化物有所值理念,推动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着力解决成本虚化、质量弱化、效益软化等问题,引入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将成本质量和效益理念融入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实现公共服务标准、财政支出标准和成本定额标准统一,实施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发挥绩效评价在支出标准建设、公共服务标准制定、管理改善、政策调整、成本规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加强配套改革支撑,夯实软硬件基础设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立法。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充
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
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完善中期财政规划、政府收支分类、项目支出标准、国库现金管理、政府财务报告等综合配套改革。


作者:中央财经大学 曹堂哲

摘自中国财政,2022年第9期,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反馈修改!


(供稿审核人:苏昕)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研究中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政府绩效评估中心